三月末、四月初,江西罗霄山脉逐渐进入杜鹃花花季。杜鹃花次第开放,漫山开遍时,会形成延绵十数里的杜鹃花长廊,映红井冈山及与其毗邻的十七座山峰峰脊。火红的杜鹃花海,一时与井冈山上的红色文化相互辉映,共同绘织这个蜚声中外的“红色摇篮”之地。
1927年10月27日,毛泽东率领参加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毅然转入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地区,开始为以宁冈为中心的罗霄山脉中段政权而奋斗。
但这并不是一开始的计划。按照秋收起义部署,起义军是要夺取湖南的中心城市长沙。
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于同年8月9日,中央委任毛泽东为特派员,与彭公达一起到达湖南,改组省委,领导秋收起义。
8月18日和30日,按照八七会议精神,毛泽东等先后召开湖南省委会议,决定实行以长沙为中心,包括湘潭、宁乡、醴陵、浏阳、平江、岳阳、安源等七个县镇的起义,起义要在长沙工人起义接应下,配合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夺取长沙。
9月9日,起义从破坏粤汉铁路北段开始,并于9月11日分别从秀水、安源、铜鼓等地出发进入湖南境内,会合平江、浏阳地区的起义农民,会攻长沙。但不久,起义军就因敌人过于强大、指挥失当以及起义军叛变等种种问题,遭受重大损失。
9月14日,毛泽东在浏阳东乡上坪召开紧急会议,命令部队迅速向浏阳文家市集中,并决定改变攻打长沙的计划。9月15日晚,湖南省委做出决定,停止长沙武装起义计划。
9月19日,毛泽东在文家市主持召开前委会议,激烈争论后,会议决定起义军撤离湘东地区,向南转移至敌人统治力量相对薄弱的农村山区,从而保存革命力量,再谋发展。
在这过程中,起义军不仅经历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并于1928年4月最终确立起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1928年4月28日,在与朱德率领的湘南起义军在江西宁冈县(今井冈山市的砻市)会师后,组成红四军,并先后粉碎敌军数次围剿,概括出了著名的游击战十六字诀,即“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同时根据地也得以不断壮大。
6月23日,在取得龙源口战斗胜利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范围扩大到宁冈、永新、莲花三个县,遂川北部,酃县(今炎陵县)东南部,以及吉安、安福各一小部分地区。至此,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达到全盛时期。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和建设,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开辟了新的道路。
本文综合自人民网、中国军网等
文字:秦超
制图:姚超
来源:中国环境
原标题:《小山小水学党史 | 这片土地为什么那么红?》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