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八日水,(https://xueqiu.com/7804361547/165048807)
未完成的进化 : 为什么大猩猩没有主宰世界【英】凯文·拉兰德(Kevin N. Laland) / 史耕山、张尚莲 / 中信出版集团 / 2018-1 / 69
2020-12-06 读过
这是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院士凯文*拉兰德通过生物界各类生物的前人理论和实验实证,来探究人类文化的起源和人类思维的动物根源,解释了进化过程是如何使一个物种完全不同于其他所有物种的,论述了人类祖先如何历经漫长的旅程,从食用蚂蚁、块茎和坚果的猿发展成能够谱曲、诵诗、跳芭蕾和设计粒子加速器的现代人。
沟通也许最能体现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在心智能力上的本质区别。动物沟通包含各种信号:生存信号、求爱和交配信号和其他社交信号。每一种信号都有特定的含义,这通常和动物的生活环境有关。
相比而言,人类语言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智力水平并不是无关紧要的,但真正使人类与众不同的是敏锐洞察力、丰富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虽然很容易把文化视为区别人类和自然界其他事物的因素,但显然人类文化能力本身也在进化。一个重要的认识是,在数学模型确定的严格条件下,这个高速进化过程青睐于教学行为,这种行为成本较高,旨在增强他者的学习能力。这种高保真信息传播使人类文化变得复杂多样。实验研究和其他数据表明,选择更有效的教学行为可能是人类祖先发展语言的关键因素。反过来,语言教学的普遍存在是人类合作广泛出现的关键。
人类真正非凡的特征(智力、语言、合作和技术)的进化已经被证明是难以理解的,因为与大多数进化的特点不同,并不是对外部条件做出的适应性反应。相反,人类是依靠自己而最终形成的生物。
人类祖先的学习和社会传播活动为人类智力的进化创造了条件,远比气候、捕食者或疾病的作用更大。文化并不是人类心智形成的原因,而是文化塑造了人类心智。
信息传递机制是复杂、多样、巧妙的。和人类技术不同,动物使用工具的方式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得更加复杂、多元。向同类学习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技巧。在艰难残酷的世界里,动物们依靠这种技巧能够获得必要的技能和知识来谋生。从大象、鲸鱼到蚂蚁、木蟋蟀,各种各样的生物都在利用同类已积累的智慧。老鼠能偏好健康老鼠吃过的事物(有毒的不去触碰)。
除了觅食和择偶,社会学习在其他方面也被证明是很重要的。对于许多动物来说必须要了解一些重要的位置:有益的饲料地、捕食安全区、休息地点、寻找配偶并繁殖的合适区域以及这些位置之间的安全路线。有些个体直接与周围环境互动,通过反复试验解决新难题,而不是通过观察他者,在这个过程中,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花很长时间寻找水源或是栖息地,为了辨别新食物冒险尝试可能有害的无知。
非社会学习可能需付出很高的代价,但与社会学习的替代策略相比,通过非社会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更加准确可靠,更加与时俱进。模仿行为是讲究策略的,而不是随意的。选择个体时必须考虑何时开始进行社会学习,向谁学习,以及学习是否具有适应性。(人类和其他动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选择不断发生,利用特定的决策规则的倾向已得到进化(社会学习策略)。
动物可以通过类似于层次化的决策树形图的心理过程做出有关学习策略的判断(鱼类,鸟类开启牛奶瓶等例子都能证明,反而有了人类学家阿兰*罗杰斯悖论)。创新者更有可能是雌性而不是雄性,是饥饿的而不是饱腹的,是体型较小的而不是体型较大的。
人类智力被定义为‘一种非常普遍的心理能力,涉及理性、计划、解决问题、抽象思考、理解复杂思想、快速学习和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大脑的功能和伴生构造也许可以提高动物模仿效率和准确性,或者会有助于增强动物的创新能力。
大脑的强化了感知系统。在当代条件下,物种创新能力及社会学习能力的不断增强,会促使脑容量大的物种具备惊人的‘生态位构建’能力以及强大的改善当地环境的能力,进而影响自然选择。脑容量大的灵长类动物比脑容量小的灵长类动物拥有更强的社会学习能力;社会学习速率和创新能力会根据灵长类物种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脑容量可以预知灵长类动物认知能力。
除大脑外,社会学习的选择也可能会影响社会行为和生活周期的其他方面。因为群体规模越大,社交时间越长,有效模仿的机会就会越多,因此严重依赖社会学习会增强社交能力。社会学习可以促进大脑进化和智力发展。脑容量大可以提高社会学习和创新率。
群体规模大小仍然是预测相对脑容量大小的一项重要因素,但事实证明,同时也是预测灵长类动物智力和社会学习能力的一个次要因素。高保真传播引起认知变化,从而引起一种在人类中发现的累积性文化。所有人都生活在一个以法律、法规和复杂机构为依托的世界,绝大多数人不会在没有教学的情况下理解这个世界。
人类文化的灵活复杂性严重依赖于教学、语言和模仿能力。人类文化传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积累,从而产生了技术和其他文化成就,这些惊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自然界前所未有。在过去200万年的某个阶段,人类祖先开始历经文化变异(如工具、觅食技巧、社交信号、求爱仪式、药物治疗、手势),变异速度飞快,以至如果不持续更新和详细阐述交际的信号和意义,就无法在自己的世界中进行交流。而类人猿是跟不上的。随着原始语言的复杂性在其原来的基础上慢慢增加,人类进化出了更强的认知能力,有助于语言学习和信息传递。
在人类进化史中,工具使用和社会传播之间的基因~文化协同进化驱动力一直没有间断过。几乎可以确定,人类许多不同的特征、技巧以及知识都是由祖先传授的,而它们对语言能力都有不同的需求。通过数学建模揭示了,基因~文化协同进化是一个生物学事实。许多受自然选择影响的基因(等位基因或基因变体)在几千年的时间及急剧增加,而这种异常迅速的蔓延,即为‘选择性清洗’,同样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举例,右利手的人在近期人类进化中受到了自然选择的影响。
人类通过自身文化实践,制造出了各种各样新的食物。这些文化实践包括开辟新的含有不同动植物品种的栖息地,将动植物引种驯化,并充分发展农业。这些实践活动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基因组选择的主要根源,而且有充分的遗传证据来支持。几个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质、磷酸盐和酒精相关的基因都发出了近期选择的信号,这些基因包括参与甘露糖、蔗糖、胆固醇和脂肪酸代谢的基因,以及与其他营养相关的基因。
基因~文化协同进化塑造了人类消化生物学的概念,这已经是一个不可否认事实。文化生态为建设不仅对身体施加选择,从而塑造了身体外观、皮肤颜色、易感性和消化食物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人的心智,使人类的认知与文化生活相适应。
农业带来了人口增长,这些增长的数字极大地影响了文化演进的速度。由丰富的农业产量支持的较大型社会中,有机的创新将更有可能得到传播和保留。贸易开拓了劳动分工。大规模等级社会的出现,以及与此相关的不同行业的发展,将快速地创造广泛的贸易机会。社会内部和社会之间存在的分工越多,贸易的机会就越大。
人类开始使用通用货币。交换变得便捷了,进而货币制度建立起来。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人们展开团体合作的行为,通过社会学习、教学和语言解决集体行动问题,似乎也导致了一种独特的人类心理,即能够理解和分享其他人的目标和意图。
人类不仅进化出个人认知的先进水平,而且还发展出了共同认知的广泛技能和动机(知识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构建)。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出现大规模的合作,是因为独特而强大的社会学习、模仿和教学能力,以及这些能力在人类心中产生的协同进化的反馈。
通过创造条件促进现有的合作机制,诸如间接互惠和直接互助等,抑或通过创建其他生物分类单元中从未出现的新型合作机制,如文化群体选择,文化使人类走上进化的道路,而这些道路并不对那些非文化物种敞开大门。在这个过程中,基因~文化协同进化似乎逐渐促成了一种心理,其中包括在学习、教学、语言交流、模仿、效仿等方面更强的能力和动机,以及对顺从的倾向、社会的容忍,还包括在目标、意图和注意力方面的共享。这种演变的心理完全不同于观察到的任何其他动物,也不同于单独通过基因演化而来的心理。
世界人民在外貌、时尚、语言、饮食、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上表现出非凡的多样性,尽管人类之间存在着遗传差异,但与其他猿类相比,人类内部的基因差异微乎其微。
使人类社会产生分化的不是人类的基因,而是几千年文化进化的产物。文化在两种层面上演变:文化现象因时而异,文化能力不断演化。进化生物学可以通过解释文化产生所需的心理、神经、生理等属性来阐明这些问题。人类之所以在知识教授的广度和深度上独一无二,主要是因为累积的文化可以使学生获得原来很难获得的知识。
作者总结,有三个因素使得难以弄清楚人类认知和智力的起源,其一是人类认知中关键因素(文化学习、智力、语言、合作以及计算能力)的起源单独拿出来并不能够让人完全透彻理解,因为这些因素在复杂的协同进化进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其二是人类心智、思想和思维的进化并不是简单的直线式发展,而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而这种自然选择以认知适应性为标准进行。同样,心智能力的进化也要经过一个错综复杂、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祖先不断构建物质和社会环境,而环境反过来又对他们的体格和头脑进行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如此循环往复;第三,要理解人类头脑的进化这一复杂的动态发展过程需要多科学协同努力,运用现代基因组学、考古学、人类学和心理学工具。这一套工具在达尔文以及达尔文之前的人所处的时代并不具备,而是近年才出现的。人类所具备的思考、学习、理解和交流能力使人类与其他动物真正区分开来。
科学家现在认为这种差异正是反映了古人类一系列反馈机制所起的作用。通过这些机制的作用,人类认知和文化的关键因素便自发地大规模加速发展起来。
人类思维的创造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及不懈追求、永不满足的潜能令人惊叹不已:在文化进化过程中,正是这些能力和潜能才使得人类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八日水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